首页

上海黑冰女王

时间:2025-05-25 09:11:22 作者: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逾16万个《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发布 浏览量:87145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当天在北京举办中国生物物种编目研讨会,正式发布收录逾16万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两个动物类群空白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供全球用户自由下载使用。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封面。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供图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62717个,其中物种148341个,种下单元14376个。较2024版,新增6857个物种和496个种下单元,其中,动物界新增4994个物种和470个种下单元;植物界新增458个物种,减少5个种下单元;真菌界新增1405个物种和31个种下单元。

  2025版名录实现与全球生物物种名录互通互补,新增中国竹节虫目51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进一步推动国际科学数据合作。同时,还首次收录中国蜻蜓和蚯蚓,分别新增895和40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填补了这两个动物类群的空白。

  研讨会上,2024年中国研究团队分享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领域分类研究取得的进展显示,动物领域,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32种,蜘蛛目新增309种;植物领域,新增植物新种284个,新种下类群19个,并重新发现4个多年未见物种;微生物领域,中国学者主导发现了占全球48.5%的1723个菌物新种。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历年数据量变化图。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供图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5版》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共同完成,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和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的支持。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介绍,中国是唯一一个每年都发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家,2018年至今名录总下载量超过20TB,在线物种页面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被中外期刊论文、专著引用超过1200次。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发布不仅为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更彰显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中的积极担当。

  同时,中国的生物物种研究不仅深耕国内,更积极“走出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自2015年启动“亚洲植物数字化计划”(MAP)以来,通过中外专家合作,搜集整合亚洲48个国家及地区的植物名录,已出版4本亚洲地区植物物种编目专著,全面系统记录亚洲苔藓植物、北亚与中亚的维管植物,填补了亚洲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空缺。未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将深化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物种信息数据整合与共享,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大省各展所长勇挑大梁 向新向优显现强大韧性活力

25岁的伊朗留学生安德鲁在中国学习生活近三年,现在是中国医科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近日,安德鲁与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沈阳社区的青年代表以及辽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们通过非遗研学活动,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华老字号”沈阳胡魁章笔庄,安德鲁观摩了传统的毛笔制笔工艺,了解了毛笔的“前世今生”,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感受中国书法文化之美。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德鲁参观非遗剧场及展示空间——文馨苑,并欣赏到来自蒙古勒津的短调民歌、马头琴音乐、好来宝、安代、顶碗舞等精彩表演。观演过程中,安德鲁时而为演员的表演拍手叫好,时而跟随音乐旋律一起舞动。安德鲁表示,研学体验活动不同于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未来也会积极参与到此类活动中,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香港大学教授李成:要找到应对机制,避免人工智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023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强力磁场”的作用下,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不断迭代升级。抢抓大会红利,一个又一个传统产业迎来飞速成长。

A股周二走强 沪指涨逾4%升破2800点

时至今日,畲族民歌是如何传承与演绎的?未来怎样唱响这首多彩民族文化之歌?在音乐学视角下探索畲族群体话语体系,可以发现其背后文化内涵。

最高检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

“我们将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再接再厉、阔步前进!”大会现场,广州11个区纷纷立下2024年经济发展军令状,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米林中队进驻重点林区开展靠前驻防

今天(12日)上午,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在北京举行启动发布会,宣布大会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相关主视觉海报也同时发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